用戶登入
用戶名稱:
密      碼:
搜索
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張文光﹕為了救校,必須殺校?
發新帖
查看: 2184|回覆: 3
go

張文光﹕為了救校,必須殺校? [複製鏈接]

Rank: 13Rank: 13Rank: 13Rank: 13


77457
1#
發表於 10-1-29 20:57 |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 |打印

[size=150%]張文光認為,孫明揚(圖)提出的辦法,無論是學校的合併和合作,自願減班和學校轉型,都不能避免殺校的命運。小學殺校還未止息,中學殺校蓄勢待發,教育界已無退路,必須奮起團結抗爭。



[size=150%]學生人口下降,並非香港獨有。學校收生不足,用小班提升質素,更是世界潮流,台灣和上海早已如此。唯獨香港教育局,與小班教學有仇,小學被迫實施小班,但中學卻遙遙無期。

小學的小班教學,爭取過程有血有淚。李國章羅范椒芬時代,拒絕小班,厲行殺校,由鄉村學校殺起,殺向屋學校,連千禧學校都不能倖免。教育腥風血雨後,被殺學校過百間,超額教師以千計,教育界人心惶惶,引發教師萬人示威,導致教育高官下台。

如今,殺校危機已蔓延中學。教育局指出:明年中一生大減6300人;未來5年情更壞,由6.3萬減至4.2萬,竟減去了2.1萬人,直至2020年才會回升。儘管還有新移民紓緩跌勢,但遠水有限不能救近火,中學殺校潮可持續10年。若教育局不採用救校措施,小學的悲劇會在中學重演,中學的絕地反抗如箭在弦。

當前中學面臨兩大巨變,新高中學制前途未卜,語文微調更添亂局,若殺校危機纏繞不休,收生的惡性競爭怎能避免?過去幾年,已有中學迫使教師,在火車站派傳單,在商場辦展覽,在外區拉學生,在教育局門前搶新移民,無所不用其極,只為免於殺校。教師不務正業,不能專心教學;學校侮辱斯文,教師上街救亡,其事可悲,其情可憫。

孫明揚提出辦法 不能避免殺校

最近,孫明揚銷聲匿,陳維安走上火線,理由是孫明揚要探訪學校,專心拆解殺校危機。當教育界抱極大的希望時,孫明揚竟在立法會說:無計劃在全港或收生重災區的中學推行小班教學。孫明揚更冷酷地說:如果把學校數目適當地減少,局勢便可穩定下來,即使學生人數下降,餘下的學校亦能應付。孫明揚的意向很清楚,一言以蔽之,就是:為了救校,必須殺校。

小學的慘痛經歷說明,殺校是政府與教育界衝突的不歸路。避免殺校最重要的3大支柱,是穩定學校、班級和教師的數目。當前,孫明揚提出的辦法,無論是學校的合併和合作,自願減班和學校轉型,都不能避免殺校的命運。

孫明揚自辯說,殺校是現實,但不是教育局的政策,彷彿學校的生死與教育局無關。但放眼現實,很多被殺學校,不是教得不好,而是教第三級的學生。正因為他們的努力,讓更多力有不逮的、暫時迷失的學生,回頭是岸。難道他們只因區域性的人口下降,而永遠被殺嗎?難道社會讚賞有教無類,卻以此為原罪殺去這些學校,是殘忍還是偽善?

唇亡齒寒,收第三級生的學校被殺,其他學校能永遠安寧嗎?學校和教師,受過其感動的家長和學生,怎能不為護校而抗爭呢?
   0    0    0    0

Rank: 1


10
2#
發表於 10-2-22 02:22 |只看該作者

回覆 1# elbar 的文章

政府別以為12年免費教育是皇恩浩蕩,
教育不是工業,學生不是木頭,
若說讀書是改變生活質素的良方,
高教育水平的市民才是增加稅收的妙藥!

Rank: 1


21
3#
發表於 10-2-22 15:10 |只看該作者

回覆 1# elbar 的文章

"唇亡齒寒,收第三級生的學校被殺,其他學校能永遠安寧嗎"

真的, 現在有很多band 2學校都收到不少band 3 學生, 因為不同學生要用不同方法教育, 學校資源有限, 彼此都是受害人

Rank: 5Rank: 5


1241
4#
發表於 10-2-24 10:34 |只看該作者
Band 1,2 & 3學校都有佢存在價值,有D人認為Band 3學校被殺是因它們管理不善,個個父母都覺得自己子女是band 1人材,世界上無"讀唔到書的學生,只有教唔好學生的學校",唔會諗吓唔係每一個小朋友都係讀書材料,就算小朋友讀書唔好,亦唔代表他們無前途,Band 3學校的學生只不過是較其他對讀書無大動力,這類形學校是有存在價值,所謂名校亦有壞份子,但點解大家對這些常抱著寛恕能度,但banding低學校的學生就拿著"放大鏡"對著他們呢?"殺人放火金腰帶,修橋補路無屍骸"就是甘解?唉


原帖由 elbar 於 10-1-29 20:57 發表

張文光認為,孫明揚(圖)提出的辦法,無論是學校的合併和合作,自願減班和學校轉型,都不能避免殺校的命運。小學殺校還未止息,中學殺校蓄 ...
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
返回列表
發新帖